这一夜伯黎很不安稳,他守夜时总听到有周围风吹草动的声音,或是很悠远的月绒鼠叫。最后一次躺下时,他好不容易迷糊过去,没睡多久,就被浸进衣服的寒气逼醒,他无意识地摸摸衣服,是潮的。睁开眼,眼前是糙纸般灰蒙蒙的天,像秋日起霜的湖,交错的竹叶在湖上织成一张疏网,雾气为结,竹叶为线,把伯黎和看似很近的天空隔开。周围很静,偶尔有白腹绒鼠的叫声,啾啾地很清脆,隔着不知几层雾浸透了的竹叶,却清亮得似在耳边。
【资料图】
伯黎揉揉眼睛,坐起来,他意识很模糊,睡眼惺忪地看见一个白影在对面坐着,动了动轮廓。拍拍脑袋,他看清那是元亥,他正把一只爪插到外袍怀里,盯着自己,眨眨眼睛。
“什么东西?”
“香囊,寺长给的。”
伯黎脑子很迷糊,便没再问什么。天光一点点驱散迷雾,照清伯黎的精神,二龙把闪着炭光的篝火灰埋上,卷起竹席铺盖,骑上青蜥①,回到小路上,继续前行。绒鼠不叫了,林子里顿时很静,因为还没到高得起风的山路,各路小虫也还未在早春苏醒。
竹林下的小道依着山势,在本就巍峨的置虞峰上九曲回环,向上爬的路段极少,且坡度极小,走上几个时辰也指不定能爬多高,但几日下来,素峦城也在脚底渐渐地缩远缩小,最后消失在山雾里了。二龙也曾试过走出小径,向山顶横穿竹林,但奈何竹林深处的竹子太密,墙似的堵着,顶多从竹缝间窥见远处更密的竹棍,以及攀在竹棍上开紫色小碎花的山鬼藤②。
在看不见素峦城的第二天,小径在山上分了叉,一条向下拐进座处地陡峭的小村,沿原向的那条则是荒草丛生。沿着荒草小道再往上走走,有一巨石嵌在路边峭壁上,伯黎站到上面,向西能看到画卷般铺开的大好河山,向东则是置虞峰顶天立地的山体。从此仰望而去,整座山的颜色分得很开,山腰处的森林参差地向上褪去,稀疏的浅草绣成蚀烂的绿毯,斑斑驳驳地露出乱石嶙峋的山体,再往上就是绵延的雪盖,像东国桌子上的白布一样盖在绵延的山脊,白花花地闪着他的眼。
伯黎把山顶雪盖上那片蓝天瞅了个遍,没看到哪里有亭阁寺院之类,也没看见哪里有能翻到山东边的地方。他回头想问问元亥,却见元亥也在伸着脖子打量山顶,便不由得心里咯噔一下。
“你不知道走哪吗?”
“放心得了。”
元亥的样子倒不像能放心的样儿。这一夜二龙进村,借了位老乡的屋子过宿,晚间又拿些钱让老乡做了顿饭。第二天买了些干粮,重新上山。
沿着荒草小道走了数日,翻过一面陡坡,小道骤然向西转去,伯黎望去时,不禁抽了口冷气。前方是座悬崖,崖口像被切了一刀似的平整,但小径所处的那一阁宽窄③却没有断,而是变成了一条薄墙似的峤道,笔直地横跨了迷雾重重的万丈深渊,直刺向一座石林中的山谷。这山谷呈眼状,谷中一点淡绿独峰为瞳,两座弧状长山为睑,南山青翠朦胧,北山墨绿凛冽,二山围成椭圆形包住山瞳,只有东处长崖路与西处留了山口,却像这眼被挖去了泪腺。崖路正从东山口刺进谷中,直扎到山瞳里,由于雾大,所有地形都像浮在雾里一般。
“这地方不是风蚀的吧。”伯黎沉吟道。
“我买那地理志你又不看,现在倒迷糊了。”元亥抬着眉毛,有些幸灾乐祸的意思,“书上说这是望天壑,贤者隐居于此,去看看罢?”
“不怕是贼盗山寨之类?”伯黎闷声问。
“这方圆百里又没有多少田地人烟,山寨拿什么过活呢。”元亥已经骑着青龙走上崖路了。
崖路远比看着长。走近独峰时,伯黎才看清那峰顶是片林子,林中有个木篱围的小园。站在园门向里看去,有座乌墙黑瓦的老屋,屋后长着两棵大茶树,满树的大青叶随风哗啦啦地响,有些叶子也飘飘悠悠地落到屋瓦上。屋前地势很平,被小径分成南北两半,各铺了块长方菜畦,都种满袖珍树林般挺拔的绿蓉菜④。北畦旁是个畜圈,走地蜥咕咕叫着在篱上探头探脑,南畦旁则配了口水井,青石砖亮得像打了蜡。元亥喊着问了两声,稍过一会,老屋窗子里,一颗苍老的白龙头忽地探了出来。
老人家明显是纯正的白龙,也许信奉了什么要求纯正的教派也不一定,他浑身上下白得如雪,留着一撮白胡子和两道白眉,眼神明亮,只是鳞片已经有些脱落,到这地步的龙没有四百也有三百六十多岁了⑤。元亥介绍来意时,老龙一直皱着眉,保持着右爪开门的姿势,慢而细致地上上下下给他打量了好几遍,像狱卒审讯犯人似的。元亥终于说完了:
“……这是余友伯黎,同游此处,志登置虞峰顶,以一览天下山河之壮景。路长疲乏,不知可否借老者住处歇息一会,感激不尽。”
“嗯。”老龙扫了伯黎一眼,“进来罢。”
老龙麻布的短袍隐在门后的昏暗里,二龙把坐骑拴在门外树上,跟着进去。屋里没有设走廊,进门就是主室,主室很暗,正中放了条小方桌,南墙修了个门,西窗下搭了条木床,北墙垒了个灶,灶上烧着个小铁壶,壶嘴正哧哧地冒着白气。老龙在桌上摆了三个竹筒,然后转身提起铁壶,又用勾火棍钩起炉盖遮住锅位,再把壶中茶水依次向竹筒中倒去,三团白雾过后,满屋盈溢着淡淡的茶香。
“坐罢。今年雨频,茶叶受过潮气,质量不保,二位谅解。”
“老人家客气了。”
三龙围桌而坐,屋主坐在元亥面前,伯黎坐在向窗的一面,各自抿了一口茶水。茶香很淡,但绝无变质的味道,伯黎把竹筒端到面前时,茶雾氤氲了视线,他看见元亥和老龙的头各自凝成一团模糊,像红灯笼对着白布灯。
“二位要登山顶?”老龙问。
“的确如此。”伯黎答道。
“真是为一览天下吗?”
“是的。”
老龙点点头,闭眼抿了口茶,抬眼看着元亥。昏暗的屋里很静,只有灶里未尽的火声噼啪,窗外的风声叶声和蜥鸣都像隔了很远,全隐在火声里了。
“我一介垂暮老朽,愚昧无知,二位不妨如实相道。此山又巍峨险峻,乃是极难下山漏言的。”
伯黎心里有些不舒服,就是京中老妪也没有如此爱打听闲事。然老龙话一出,元亥却很快地皱了一下眉,抬起眼看着屋主,屋主也正巧睁眼默默地看着他。二龙的眼神相交一刻,屋里也莫名地更静了一刻。
“老人家如此明察秋毫,我便如实相告好了。”片刻过去,元亥笑道,“鄙龙乃素玄宗之弟子,此行机会难得,也想去峰顶清云阁参拜宗主,习些高深道义。”
“清云阁早迁出置虞了,如今坐于长陲凌圭山。”
“迁出去了?”元亥愕然道,“什么时候?为何而迁?
“五十三年前秋时始迁,五百筑师随行,五十二年前春时落成。究其缘由,乃是当年宗主修筑灵池,触动山络,引百千山魑来伐,众宗友不敌,便弃了清云阁。”
元亥皱起眉,抿了一口茶。屋外刮起微风,吹得树叶哗啦啦地响,伯黎暗自估摸,元亥竟也瞒着自己,然而却连自己主寺也不记得了。老龙看了元亥一会,摇头道:
“想必小兄弟没有料到这一步,准备不足。现在可有打算?”
“打算?”元亥叹道,“也许能下山进那村子,补足了干粮衣物再走,虽是路长且阻,总能走到的。”
“定要深思熟虑。若是实在难以为继,不如就下山去罢。不论素玄乌霜,其道义乃是岩上生苔,附于天地万物上极飘渺者,可取可留的。”
“这?这是怎么……”
"我早知你会作此惊态。念在你已入素玄宗门,终有一日你该懂的。"
元亥正眼好好打量起老龙,老龙也瞥着眼睛盯着他,边低头喝了口茶。伯黎看那茶筒热气腾腾,老龙吞了一大口下去,眼都没眨一下。这老者也许很厉害,但也有些傲慢自矜,伯黎是不大喜欢这样做派的。元亥问道:
“何为‘早知’?我们可曾认识么?”
“非也。你这样寻道之龙,我见得多了,仅此而已。”
“那老者可否告知其他寻道之龙,最后寻得了么?”
“寻得了,倒不如不寻。你若执意去寻也罢了。”老者抿茶,“然凌圭距此地有百逐之远⑥,其间偏向极北,萧瑟苦寒,无百日之行难以至。尔等形单力薄,恐难以遂愿。”
“这没有什么的,恒心在此,事无不成。多谢老者提醒。”
老龙点点头,闭上眼,拂尘般的白眉遮住了眼窝。时近中午,老龙执意留来客吃饭,推辞一番,老龙有些生气,伯黎元亥为尊老也不再说什么了。帮着宰了头蜥蜴,盛了半坛子老酒,配着新摘的绿蓉菜起锅,炖了桌农家菜。山上不见半点稻田,然而竟有白饭,老龙说是在谷底开田而获,伯黎是不信的。午饭过后,老龙又以山路险阻为由,要留二龙住宿一夜,又是推辞不过,只得遂命。吃过晚饭,歇息时房间不够,三龙便以布相隔,合宿炕上,如此也实在比野外露宿强得多,伯黎很快便入梦了。
注释:
①青蜥:即带角质蹄的长腿蜥龙,又称“细足长腱青龙”。素食,温顺,野生种多山区分布,驯化后主要用于崎岖路段代步。
②山鬼藤:藤蔓植物,叶呈掌形,开紫色花朵。喜暗,花瓣在光下枯萎较快。
③一阁宽窄:阁,古龙兽长度单位,一阁约为米。
④绿蓉菜:多年生植物,叶椭圆而边缘呈波浪状,冬时叶上覆有霜状蜡质。嫩叶、茎可食用,块茎、花朵有毒。
⑤到这地步……岁了:龙兽寿命极长,正常寿命在五百岁左右。
⑥百逐之远:逐,古龙兽长度单位,一逐约为千米,此处为虚数。
狐狸番茄
此文章及文中设定皆为原创,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