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孔子是中国的圣人,你知道他怎样教育自己的孩子吗?孔子教育孩子的故事叫做“孔门庭训”,具体内容就是“诗礼传家”。
有一天,孔子的学生陈亢问孔子的儿子伯鱼:“你在你父亲那里学到了什么密传吗?”伯鱼回答说:“没有啊!有一次我父亲一个人站在堂上,我快步经过堂下的中庭。他就问:‘你学诗了吗?’我回答说:‘没有。’他就说:‘不学诗,无以言。(不学诗,就不知道怎么说话。)’我回去后便开始学诗。又有一次他又一个人站在那,我又快步经过堂下的中庭。他问道:‘你学礼了吗?’我回答说:‘没有。’他就说:‘不学礼,无以立。(不学礼,就不知道怎么立身。)’我回去后便开始学礼。我私下里只听到这两番教训。”陈亢退下后高兴地说:“我问一件事却得到了三方面的收获:一是应该学诗,二是应该学礼,三是知道君子并不偏爱自己的儿子。”
陈亢从常人偏爱自己孩子的常情出发,以为孔子教育自己的儿子也可能和教育他们这些学生不同,会有所偏爱,会有什么秘传。殊不知,孔子是一位坦荡荡的君子,他曾对他的学生说,他对他们毫无隐瞒。伯鱼的回答,正好印证了孔子的话,孔子教育学生和教育儿子是一视同仁的。
孔子之所以重视诗,是因为“不学诗,无以言”。孔子生活的春秋时代,是《诗经》的黄经时代,形成了一个赋诗言志的社会风尚。清人劳孝舆在《春秋诗话》中说:“从朝会聘享到事物细微,都引用《诗》来判断得失。上至公卿大夫,下至奴仆贱夫,所有的论说,都引用《诗》来畅发自己的目的。”可见,“不学诗,无以言”并无丝毫夸张的成份。
让我们举个例子来作说明。公元前636年,流亡多年的公子重耳(即后来的晋文公)打算回晋国即位,经过秦国时,秦穆公先赋《采菽》表示对重耳的欢迎,重耳则赋《黍苗》表示希望获得秦国的支持。秦穆公此前深受晋惠公背信弃义之苦,因此没有做出明确的表示,只是以“宛彼鸣鸠,翰飞戾天。我心忧伤,念昔先人”表达对晋国先君以及穆姬的怀念之情。重耳于是赋《沔水》,取首章“沔彼流水,朝宗于海”之意,表明一定不会忘记秦国的帮助。秦穆公得此保证,便答应帮助重耳回国。试想,如果不学《诗》,怎能明白对方所表达的意思,又怎能表达自己想说的话呢!
孔子之所以重礼,是因为“不学礼,无以立”。一个人如果不学礼,就会无所措手足,不懂如何待人接物,又怎能立身处事,在社会上立足呢。孔子说为学要“博文约礼”,又说学习要“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都是强调要以礼立身。
春秋时代虽然是一个礼坏乐崩的时代,但贤士大夫们也在寻找救世之方,他们普遍认为,只有恢复周代的礼乐制度,才能挽救当时的社会。他们对礼看得特别重,“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经,而民实则(效法之意)之”。认为礼可以经纶国家,安定社稷,序列民人,利益后嗣。由于礼有这么重要的作用,而且又是天经地义的,所以人们应该去效法它,践行它。
孔门庭训,诗礼传家。诗是用来“言”的,指向的是言语表达,即要学会说话;礼是用来“行”的,指向的是行为习惯,即要学会做人。学会说话,学会做人,这是孔门庭训给我们最大的启示。
孔门庭训原文: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论语·季氏》)
本文为腾讯儒学频道原创,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亲近儒家文化 成就君子人格 明德读经群:227656451 投稿或合作请联系:3210187736@qq.com 微信号:ruxue_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