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8日起,我国对新冠病毒感染正式实施“乙类乙管”。新冠病毒感染调整为“乙类乙管”后,疫情防控重点有哪些变化?实施“乙类乙管”后,个人防护要注意什么?针对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卢洪洲教授进行了详细解读。
卢洪洲说,对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这是我国疫情防控政策的一次重大调整。疫情防控工作重点向“保健康、防重症”转变,意味着在保障好群众就医用药的同时,还要抓好老年人等重点群体健康保护工作,最大限度减少新冠重症的发生。
卢洪洲表示,接种疫苗是防止新冠病毒感染的有效手段。同时,希望大家继续坚持近三年来养成的良好习惯,积极做好个人防护。他强调,科学佩戴口罩不仅能够防护新冠病毒,对于预防其他呼吸道传染病也有良好的保护效果。
实施“乙类乙管”,疫情防控“科学、精准、高效”
深圳商报:近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及相关部门发布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请问“乙类乙管”的核心内容是什么?“乙类乙管”实施后,新冠疫情监测、数据收集、报告和发布等方面有哪些变化?
卢洪洲:1月8日起,我国对新冠病毒感染正式实施“乙类乙管”,这就意味着,接下来的疫情防控工作将转移到“保健康、防重症”为重点,“乙类乙管”注重强调的是疫情防控要做到“科学、精准、高效”。
“乙类乙管”的核心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不再实行隔离措施;②不再判定密切接触者;③不再划定高低风险区;④实施分级分类收治并适时调整医疗保障政策;⑤检测策略调整为“愿检尽检”;⑥调整疫情信息发布频次和内容;⑦不再对入境人员和货物等采取检疫传染病管理措施。
新冠病毒感染调整为“乙类乙管”传染病后,疾病监测、报告和对外发布等均作出了相应的调整,具体为:一是调整公布内容,保留确诊病例、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不再公布密切接触者相关信息;二是调整公布频次,根据疫情变化情况进行调整,最终调整为每月一次;三是调整监测内容,将前期以每一个病例为重点的监测,调整为以疫情趋势、重点人群为重点的监测,在继续做好传染病网络直报的基础上,开展医疗机构和社区人群哨点监测等多种形式的监测,加强病毒变异监测,相关监测结果将在中国疾控中心网站上公布。
保健康、防重症,深圳市三医院积极探索创新治疗方法
深圳商报:围绕“保健康、防重症”,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在重症救治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最近一段时间,深圳市三医院收治的重症人群有哪些特点?
卢洪洲: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本次收治的老年新冠患者占在院患者的61%,老年新冠患者合并基础疾病多、需要呼吸支持多。目前,需要“高流量、无创、有创治疗”的患者占比24%。
目前,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重症人群与国家诊疗方案相符,重症人群包括年龄大、合并严重基础疾病、使用免疫抑制剂、肥胖、未接种疫苗等。老年新冠患者主要因基础疾病加重或恶化,引起危重临床表现。
在新冠患者的治疗方面,深圳市三医院积极探索创新治疗方法。其中,“一素二抗三俯卧位”的治疗经验在临床取得较好的效果。“一素”是指小剂量激素抑制炎症;“二抗”是指使用抗新冠病毒药物,使用托珠单抗阻断细胞因子风暴,也称“炎症风暴”;“三俯卧位”是指导患者采取俯卧位,也就是“趴着睡”的方式,这种方法有助于提升患者肺部的氧气交换能力,缓解新冠患者因缺氧而导致脑、心、肾等脏器的损伤。
符合接种条件的老年人应接种新冠疫苗,“阳康”人群还要坚持戴口罩
深圳商报:实施“乙类乙管”后,如何有效地保护老年人、正在接受放化疗的肿瘤病人、有基础疾病的人、有免疫功能缺陷的人以及孕妇、小孩等脆弱人群?特别是有老人的家庭,如何最大限度对老人做好防护?已经“阳过”了,是不是就不用戴口罩了?
卢洪洲:需要提醒广大市民,特别是新冠病毒感染者、儿童、老年人、有严重基础病患者等重点人员,春节期间理性出行,做到安全有序流动,减少重点人群感染风险。如果家中有老人,必须要做好以下几点:①接种疫苗:符合接种条件的老年人接种新冠疫苗,未全程接种的要全程接种,未接种加强针的要接种加强针。②减少外出:尽量减少外出,尤其是避免到人群聚集的封闭场所。如果需要外出,一定要佩戴口罩,注意手卫生,避免直接接触外部环境物体,勤洗手。③居家注意通风:居家期间要定期开窗通风,注意体感温差变化。④做好慢病管理:要把基础疾病管理好,规律用药,不可擅自停药,慢病患者可让家人代取药。⑤规律作息:保持心情放松,不要紧张,保证睡眠,饮食规律,多喝水,尽可能避免吸烟饮酒。⑥减少探视:家人如果接触社会面比较多,减少非必要探视老人的次数。
即使是“阳康”人群,依然还要坚持科学佩戴口罩。戴口罩、勤洗手、多开窗通风、注意社交距离、保持咳嗽礼仪等好习惯还要坚持。口罩除了能够防护新冠病毒外,对于预防其他呼吸道传染病也有良好的保护效果。近三年来,各类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病率都有所下降。
抗新冠病毒治疗可有效减少重症,服用抗病毒药物必须在医师指导下进行
深圳商报:请问什么情况下,新冠感染患者才能使用抗病毒药物?私自滥用抗病毒药物可能出现哪些用药安全风险?
卢洪洲:抗新冠病毒治疗可有效减少住院率、重型/危重型发生率和病死率。抗病毒治疗的最佳时间为发病后3—5天内,越早治疗,病毒转阴和减少重症发生率效果越好。
但是,必须重视抗病毒药物可能产生的药品不良反应及副作用。比如,奈玛特韦/利托那韦片(Paxlovid)的适用人群是发病5天以内的轻型和普通型且伴有进展为重型高风险因素的成人和青少年(12—17岁,体重≥40公斤)。对于该药品,孕妇使用应谨慎权衡利弊。服用该药品时,还必须避免与某些抗癫痫药、抗结核药、心血管药及肺动脉高压治疗药物等同时使用。
“是药三分毒”,购买或服用任何药物时,都必须经过专业的医生评估后再决定是否用药,切勿自行盲目购买服药。特别是对于居家用药的患者,尤其是有基础疾病需使用较多种类药物的老年人,必须咨询相关专业的医师、药师,避免不合理用药,保证用药安全。